人生最公平的地方在于每个人都会经历类似的彷徨与迷茫,无论你是一个普通人还是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也许你已经忘记了自己五岁的时候背的诗,因为那时只是为了应付语文考试或者父母的期待。当今天有机会再一次捧起唐诗宋词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写下这些千古名句的诗人和你我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曾经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历过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事情,也会为生活烦恼。


(资料图片)

很多人喜欢苏轼,正因为他的一生中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与起落,但最终他仍然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读他的诗,我们就能看到一个鲜活又可爱的四川人,生活的利刃没有削去他的灵魂,反而让他活得更通透。

唐宋时期的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开明、经济最发达的时代里闪烁着。他们的诗就是他们的故事,有的让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副图景,而你正身处其中;有的表达着深深的情感,你也会为之动容;有的是壮志情怀,仿佛回到那个澎湃激昂的年代。

今天读诗,我们会从中体会到各种滋味,才能真正领略到诗的魅力。为什么5岁的时候我们却不曾有过这样的体验?

阅历和知识让我们明白诗中表达的意思,5岁时的我们,那些诗只是文字的组合,自然不会理解其中的意思,也就不会记住它们。

因为我们儿时没有把诗读透的物质条件,我们的父母老师不懂。诗词只能是死记硬背。

但今天我们成为家长之后,有能力让你的孩子体验到不一样的诗词。 既然孩子们要花时间去学习诗,何不让他们学得更快乐一些、更受用一些呢?

也许诗里的一些事情他们还不能理解,但至少 让孩子付出的学习时间获得应有的回报,让他们在幼年就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并因此受用终生。

《地图上的古诗词》既是为孩子而生的一套书,也是为家长而生的一套书。它不追求几百首、上千首的数量, 它只想把在小学阶段能理解的诗讲明白

短短几十字包罗万象,

精简的背后是庞大的知识储备

诗词的魅力在于精简,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一方面这是汉字博大精深的表现,一个字里可以包含丰富的意思,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是诗人驾驭信息的能力。和大智若愚表达的意思相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往往要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难得多。

今天很多场景下推崇的“废话文学”其实是一种文化返祖现象,当“我认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问题的关键”这样的表述不绝于耳的时候,就更能体会诗词那精简的魅力。

让年幼的孩子能领悟到诗词高度概括的意思,需要丰富的知识打底。 《地图上的古诗词》的独特之处正是丰富的拓展内容,每首诗都会展开多个知识点,构建知识基础,帮助理解诗词意思。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的风被收录在一年级上册中,它用十个字描述了风的等级。而最早的风力分级也恰是出现在唐朝,李淳风的八级风力定义和今天广泛运用的蒲福风力等级已十分接近。

耳熟能详的“锄禾日当午”,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如何理解耕种的意义?农耕技术在中国的延续时间与文明的诞生一样久远,农耕文明由此诞生。古代农耕的场景恐怕光靠孩子的想象力是无法呈现的,他们还需要想象的基础。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总是在说江南,真正的江南到底指的是什么范围?为什么让白居易如此怀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年轻的李白刚出蜀川,满怀的激情与未酬的壮志,江边耸立的天门山恰恰刺激了他的创作欲望。是什么样的山能被叫做“天门”?

拨开历史迷雾

带孩子发现诗词里的隐藏千年的秘密

教好诗很难,难在涉及的知识面太广。诗人的厉害之处在于一首诗能看出两种意思,“借物”是诗词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就好比《咏柳》表面在讲柳树,但是看书会发现,古人经常用柳树来表达“留”的意思。联系到他写诗时的历史背景,就能体会到实际贺知章在表达留的意思。

天宝年间的唐玄宗早已没了开元盛世时的励精图治,朝堂上风气也在李林甫拜相、张九龄罢相之后急转直下。此时奉诏返乡途中的贺知章通过《咏柳》想留下的是自己还是往昔呢?

王昌龄的一首《出塞》,看到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威,但也隐藏着他的最终遗憾的落幕。

《出塞》的拓展部分详细绘制了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几次主要战役,其中公元前119年的北击匈奴是李广的最后一次出征,但他也成为了出征的四路大军中唯一毫无战功的一支。地图上李广的进击路线在阴山附近形成了一个大迂回,因为他率领的军队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无功而返。回朝后的李广自尽而终,一生打了70多次胜仗却未能封侯。

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写于南宋时期,金兵一路南下,靖康二年国都开封城破,北宋灭亡。残存的统治机构渡江难逃至临安。《夏日绝句》里不肯过江东,在乌江边自刎的楚霸王项羽和当时的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词深层次中所表达的意思恐怕不是普通语文教师能讲解的,涉及了太多的跨学科知识,至少要通晓历史背景。

《地图上的古诗词》正是要帮所有家长补上这一块,让家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孩子能收获更多知识;家长能收获孩子的崇拜,你就是孩子心里那个懂得最多的爸爸、妈妈。

国画大师和古画帮孩子展开想象

“你爱看画还是爱看字?”随便问一个孩子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恐怕都是一样。这就是孩子成长认知的客观规律。顺应它,孩子在快乐中收获;违背它,孩子和家长都很痛苦。

看画和读字并不是一对矛盾,二者本应相辅相成。诗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多的内容,画把它们具象化。

向上滑动阅览

别忘了,孩子并不像我们一样见多识广,他们用来形成想象的素材并不多。画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悯农》的插图带孩子看古代农民劳作的场景,理解古代没有机械化和生物技术下的农业耕作完全是一种重体力劳动。

△ 点击放大,横屏观看

可以从书里展开的大拉页来描绘西湖全景,没去过西湖同样能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象。

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为何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破图而出。

慈母与游子之间的情感正随着衣衫上的线丝一同穿行跳动,亘古不变的母子亲情在画中显得自然又温暖。

“少小离家老大回”、“儿童相见不相识”。年迈归乡的贺知章与乡里的儿童形成了一幅老与少相衬的画面。即使没有声音也能想象他们之间当时的对话。

初唐四杰都是谁?一张图把四个人的性格全都画在图上了。

上面这些图片中的人物一定让你感受一丝的不同。说到这些人物画就不得不提到戴老,中国版画界的泰斗。他的画在画风上承秦、唐之风,传明、清之韵,构图稳健、笔触又不失洒脱。自古字画是一体,国画领域更是能集国画大成的人才能称作是大家。戴老不仅作画上乘,书法同样遒劲,潜心习得颜真卿、欧阳询的精髓。

不仅追求文字内容的充实,还兼顾了书画之美,内容与形式并重,这是新一代图书的特点。

这本书值不值?

知识产品很难用价值去做衡量,无论怎样都难以准确表达知识的价格。但既然是有价物就存在性价比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这本书标价298元,即使卖79元也有点小贵。

不妨给各位算一笔账。诗词和内容都不说,先看戴老的画。市面上基本已经处于绝版的状态。

再看纸张、印刷和装订。140克的纯质纸印刷,纸张硬挺每一页都能自己立起来,捏在手里的手感不是一般纸张能比。

书里还有大量的折页,用来还原大场景,为了最好的展现效果不惜成本。裸脊精装的装订方式让你无论翻到书的哪一页都能平展在桌面上。

还有这套书的赠品。四张思维导图,梳理了书中所有的诗词,分门别类、逻辑贯通;

唐诗宋词地图,九年级诗词在地图上标注,形成诗词的地理空间概念;

欧体毛笔字帖,通过书法修身养性,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学会放慢;

附带的AR趣味百科和诗词朗读音频立体化呈现诗词内容,做到耳濡目染。

79元在今天除了能买这样一套书,还能干点嘛呢?点一道菜?看一次电影?买两斤车厘子?给车加10升油?

从创作初衷上讲,这套书是写给孩子们的,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诗词,让诗词从一堆文字变成活灵活现的景、人、故事。腹有诗书的孩子看世界会豁达坦荡,前人的智慧已经教会他如何去面对世界的变化。

其实作为成人的我们重新再读一遍这些诗词也能从中收获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甚至于从中发现自己还没有悟透的人生哲理。谁的人生又不是一首诗呢?

扫码购买《地图上的古诗词》

啦啦啦,直播时间到啦!

这次直播,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北斗童书总经理张戈老师做客老约翰直播间,为我们带来《大语文时代的诗词逆袭之路》的直播分享。

● 主讲人

张戈,北斗童书总经理。童书出版相关行业从业经历达23年之久,历任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市场出版营销总监、亚马逊高级采购经理、京东童书采购总监、豆瓣读书出版营销市场总监、现任北斗童书总经理。

除了以上角色,他更是一位活跃在童书出版领域的知名阅读推广人,为很多好书撰写过书评和导读建议。同时也是各类童书奖项的颁奖人、评委、终审评委等。被国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誉为“文化卖书人”。

● 直播时间

5月18日(本周四)晚19:00-20:30

● 直播主题

大语文时代的诗词逆袭之路

● 直播大纲

1、诗词易背难懂,别小看诗词,别为难孩子;

2、古代诗人都是学霸,各学科通吃,因此是诗词更是科普;

3、具体的诗词中蕴含科普知识的例子;

4、大语文范畴,诗词是传统文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

直播过程中会有抽奖惊喜!期待大家来直播间互动哦!

◆更多书籍福利,教育故事,可以进入北斗粉丝群交流(添加北斗君微信进群:dipper2021)

◆图片、文章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浪微博 @北斗童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