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期以来,晴隆县碧痕镇无刺树莓基地种植的20亩无刺树莓进入成熟采摘期,吸引了一批村党支部书记及客商前来参观考察。

走进碧痕镇无刺树莓基地,一颗颗乌黑透亮的树莓缀满枝头,浓浓的果香味扑鼻而来。前来基地参观考察的村党支部书记和客商一边听取介绍,一边采摘品尝,无刺树莓的多重价值让他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前景和蕴藏着的无限商机。

务川县丰乐镇茶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强认为:“我觉得这个树莓有几个优势,第一给我们带来经济价值,比如我们可以卖他的深加工产品,第二它有生态价值,可以治理石漠化,第三它还有药用价值,可以用来做药、泡茶。通过我们实地来看,这里的环境和我们务川也是差不多的,我们三个村准备每个村发展20亩来作示范,把荒坡都用起来。”

贵州省绿鑫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部门经理姜鹏表示:“我们今天来实地考察以后,准备引进这个品种。”

据了解,无刺树莓是贵州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申刚及其团队2016年在野生树莓的基础上发现培育出来的新品种,经过改良后的无刺树莓与一般的树莓相比,不仅在口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更方便管理,可实现大面积人工化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贵州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申刚说:“‘黔莓1号’与野生的品种相比全身无刺,比野生的要好管理得多,口感和甜度比野生的更带果香味。野生的直径在一点几厘米,我们的‘黔莓1号’直径可以达到二厘米。产量方面,野生的一株最多在5斤左右,而我们的‘黔莓1号’可以达到12斤以上,甚至20斤以上。”

无刺树莓基地负责人杨剑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基地种植了大概有50来亩,成功挂果的有20多亩,今年亩产大概是在1200斤左右,按照我们的计算,20亩的话大概产量会在4万斤左右,按我们的最低批发价20元一斤,今年的产值可以达到80多万。”

为解决树莓保鲜期较短、不易储存运输的问题,基地除了将鲜果制作成果汁、果酱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外,也在尝试各种不同的保鲜储运方法,让更多外地人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鲜果。

申刚介绍:“我们现在就改变了采摘模式。我协调了山东一家公司,把气条保鲜设备运到我们基地上。我也联系了顺丰公司,通过不同的包装、不同的运输方式,比如航空、陆运等进行外运,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让全国各地喜欢吃树莓的人都能够尝到我们‘黔莓1号’水果的美味。”

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