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卸任中欧阿尔法和中欧研究精选的当天(国庆长假前一天,9月28日),我并没有撰写点评。事实上,自这个号建立以来,我也基本没有点评过百亿明星基金经理(偶尔写过一两篇调研纪要,但也仅限于该场调研,没有追溯历史信息)。

也不是没人“鼓励”我撰写百亿明星基金经理的“黑料”,毕竟这都是被证明过的流量密码。而我不想这么做的原因,纯粹是因为这些基金经理已经在过去两年中被充分挖掘、批判过了,我再写一遍基本等同于浪费大家时间。

那今天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一是因为经过两年的下跌,A股在估值泡沫阶段性出清后,市场需要一些鼓励的声音,毕竟我和大家一样,部分持仓都套了快两年,谁不想回个本、喘口气?二是因为我非常厌倦这种一窝蜂式的流量追逐(大概是投资中说的“人多的地方别去”?),一直被这种重复信息刷屏严重影响我的阅读效率。


【资料图】

一、基金亏损是如何造成的?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做个科普。

数据来源:中欧医疗健康2022年年报

国内公募基金中报和年报会统计“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和“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后者比较好理解,就是当期基金净值累计涨跌幅,前者怎么理解呢?它相当于计算区间全部申购、赎回情况后,该基金持有人当期的平均收益情况(有人会追高买入,有人会低位割肉,大家的成本和盈亏情况各不相同)。

所以,“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也可以看作该基金当期所有持有人的“真实”平均收益率。

在这两个收益率数据的上方,则是“本期已实现收益”和“本期利润”。

简单来说,“本期利润”=“本期已实现收益”(利息收入、投资收入等)+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股票的浮盈/浮亏),即基金经理当期的实际盈亏情况。

数据来源:wind

由于葛兰曾在2016年4月22日卸任自己管理的中欧瑾和、中欧瑾源和中欧瑾泉三只基金,并在半年后重新续任中欧医疗健康的基金经理,所以我就不统计3只“瑾”字辈基金的盈亏情况了。

在将葛兰剩余5只产品2016年9月29日后的数据汇总后,我得到了以下表格:

数据来源:相关产品年报、半年报

一个有趣的现象,葛兰管理规模最大的中欧医疗健康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产品,其累计利润为负,但葛兰任职以来的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却是正的。

为什么会这样?回到上面的葛兰管理规模图,不难发现,其管理规模自2020年开始出现快速上涨,并在2021年底达到顶峰(1100亿+),而这段时间恰好是上一轮公募基金牛市区间。这说明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都是半山腰追高买入,甚至顶峰加仓。也正是因为这一批投资者的追高买入,导致葛兰必须高位加仓(公募基金对最低股票仓位有要求),所以基金累计利润出现亏损。

这话听起来是把锅甩给了基民?

不能这么说,因为当时相当一部分基民也是在舆论引导下“追涨”葛兰的产品。当然,在2019-2020年的公募基金大牛市中,市场上涨、舆论宣传、基民买入和基金规模增长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事,现在已经很难判断到底谁是因、谁是果,只能说大概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二、葛兰要跑?

不得不说,随着这两年公募基金在投资者中的普及度提高,大家也逐渐摸清了一些套路,比如明星基金经理如果开始卸任产品(尤其是管理产品数量其实不多的时候),那就很可能意味着他要跑。

数据来源:wind

但这一“规律”可能并不适用于这次的葛兰卸任,因为其卸任的两只产品并非其主要能力圈的医药赛道,而是在上一轮公募基金大牛市期间发行的全市场主动权益产品,这次卸任反而可能意味着葛兰会将精力更加专注于其目前管理规模最大的两只医药赛道基金上。

至于葛兰后续会不会继续卸任全市场选股的中欧明睿新起点?不好说,因为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管理这只基金(上一次是2015-2016年),这和当初纯粹为了做新发的、刚刚卸任的两只基金不一样。

三、如何优化?

关于葛兰的“爱恨情仇”其实还有一些,但在公募基金经理必须跟投自己管理产品的当下,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芥藓之疾。所谓“增强持有人获得感”,最主要的实现路径还是需要基金经理专心做好产品。

基金公司方面当然也需要多做投资者陪伴,毕竟主题类的基金必然有它的周期规律,投资者如果在不了解这一前提的情况下跟风买入卖出,肯定会增加亏损风险,这一问题最终也只能依靠投资者自身学习和舆论正确引导才能达成。

至于有朋友呼吁让葛兰多做做直播,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让基金经理多交流嘛!出发点是好的,但按照当前的环境看,我感觉还是算了,不如让她安心做好产品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