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广发基金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算是比较特别的存在,说他特别是因为,其基因完美地继承了广发证券的“雄性”风格,企业文化又完美地复制了广发证券的低调和务实。

拉长在其成立的二十年时间里,广发基金虽没有登顶,但也从不掉队。这里面,完善的投研体系和成熟的人才梯队,功不可没。

“谁无缘目睹曼哈顿经纪人在生意高峰时刻那股紧张劲儿,谁搞人类学研究就有极大缺陷。证券交易所里风云变幻,飓风、山崩、雪暴、冰川、火山瞬息交替;这些自然力的剧动以微观形式在经纪人办公室中再现。”


(资料图片)

——欧·亨利《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

构建了早期广发基金三个支撑点的,除了马庆泉的战略思维、林传辉的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的管理,还有一个核心人物,就是搭建了广发基金投研和人才体系的朱平。

基金行业的商业模式,注定了其轻资产的行业属性。特别是对于以主动权益起家的广发基金来说,投研平台和人才体系的搭建,至关重要。

朱平生于1969年,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他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物理学家。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马鞍山,在一所师范中专教了3年书。1993年,他考入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读研究生。

读研究生时,朱平拿出几百块钱生活费和同学合伙买了只股票——永生股份。“当时,有位同学快过生日了,我说,如果赚了钱,就拿出来大家吃饭或者买礼物。等到第三天,突然涨了10%,又等了两天没动静,我就把它卖了。赚了100多块钱。”朱平回忆说。

这算是朱平投资的启蒙。

1996年朱平毕业,中国经济正经历着通货紧缩,他就去了一家儿童服装公司做市场经理,月薪1000多元。这份工作只做了11个月,一名在广发证券工作的同学,介绍了朱平过去,朱平和广发系的缘分就此开始。

在从上海到广州的火车上,朱平说他翻来覆去地看了一本名为《投资银行学》的小册子。这本册子的作者是陈云贤,当时任广发证券总经理。

朱平的投资生涯在广发证券和这本小册子的引领下,正式开始了。

接下来的几年,朱平从行业菜鸟开始,奔波于四川、北京、湖北、湖南的众多企业之间。经验,就这么跑了下来。

2000年朱平开始参与易方达的筹建,2001年股市大跌,步入漫漫熊途,2002年,朱平担任基金科汇的基金经理。

2002年以前,国内基金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公司研究体系、投资体系、风险监控体系都不完善。“我们在筹建之初,就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向国外机构学习经验,建立了投资股票库,以及相应的投资制度。”朱平说。

2003年,宏观经济与股市长期背离后酝酿着投资机会,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周期类股开始浮出水面,并受到追捧,基金成了当时行情的引领者,价值投资理念首次以主角的身份登场。

朱平也在这一轮行情中脱颖而出,2003年他管理的基金科汇实现了30%的净值增长,在当年基金业绩排名中名列第二。

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发生在2003年的夏天,朱平正在嘉峪关调研,就是在调研的途中,他突然思考一个问题:茅台酒的招股书显示,其募集资金项目已建设了3年,而茅台酒的生产周期是5年,于是朱平用手机与研究员聊了近一个小时。他管理的基金几乎是在最低位买入了茅台。

朱平是巴菲特的信徒,一直致力于找到中国投资人自己的可口可乐。

“如果能够挖掘到中国的可口可乐,那么就离巴菲特不远了。“他曾表示。

所以,在当时,朱平虽然并不笃定这是一只将在未来3年内上涨8倍的股票,但当五粮液和白药提价的时候,成长性的股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回到现在,某些头部基金经理们“白酒“情节,怕是从那时就开始了。

2004年,朱平加盟广发基金任投资总监,当时正是中国股市最悲观的时刻,而广发基金在如此困顿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在熊市中取得了优异的业绩,成为受人关注的新星。

也就在那个时候,公募市场的北亚伟南朱平说法,开始流行。

据说,现在的易方达和广发基金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投研体系的人才互不流动,不知是否是那时引起的后续效应。

加盟广发基金后,朱平主管投资,后又升任副总经理直到现在。

朱平在投资生涯的初期,也经历了中国股市一段最低迷的时期。

2007之后,广发基金完成了一次过山车般的波动,管理的资产总额在2007年最高超过1400亿元,然后下降到2008年底的700亿元。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A股市场损失惨重,股票型基金净值大幅回调。广发基金开始重点发展固定收益业务;2007年,在市场低迷时期,广发基金逆势设立国际业务,2010年发行首只QDII基金,并于2014年获得海外投资金牛奖。

在朱平看来,基金经理要想获得良好的业绩,往往是处理好了三个主要矛盾:"一是要很谨慎,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不犯大错;二是要抓住主流,尤其是一些市值较大的市场热点;三要有一些原创的东西。"

在投资之外,朱平对于人才梯队的培养和选拔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据说,他有一套顺口溜,选择投研人才时要:“出身名门、血统纯正、仪表堂堂。出身名门是指要成绩优秀,血统纯正是指要专业深耕,仪表堂堂则是指要有好的精神面貌。

2009年前后的朱平

2009年前后,朱平甚至提出建议,在招聘应届生,特别是投研岗位的新员工时,还要尽可能参考应聘学生的高考成绩,最好能出示高考成绩单,因为在他看来,那个年代“其他有可能作假,高考做不了假”。

"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有时候就像一头饥饿的狼,就那么点力气,盯住可能的猎物不动,一旦出现机会则会迅速、坚决地抓住。"朱平表示,一开始也许只是一个念头,再研究研究,仔细思考可能就成了一个投资决策,抓住时机形成尽可能大的头寸,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也因此,广发基金要求核心投研人员能够在品行上、责任心上有担当,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是基本要求,要为团队灌输正面影响,将成功的经验代代传递。

在投资界风生水起的朱平,生活却非常简单,除了出差,每天就是公司、公寓两点一线。业余时间,朱平喜欢打篮球,或者写写文章。直到现在朱平依旧保持写作的习惯,读朱平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关注一切当下的热点,并热衷于将其和市场投资理论做结合。

朱平早期专栏截图

金融人的浪漫体现在,他需要把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所有的微小的变化,当成是蝴蝶的翅膀,“他们总是比别人担心的更多,偶然的事件往往会引发一场市场大跌,所以必须给自己留出后路。“朱平说

同时,在团队中,朱平本人又是一个非常谦和、配合度极高的工作伙伴。

早年间,还任广发基金副总的肖雯曾分享一个小故事。

2005年,广发基金确立了全员营销的思路,基金经理执行得很坚决。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朱平、基金经理易阳方、何震等都在投资工作之余抽时间和客户交流。当时,营销部门没少给朱平“派活”,或外出讲座,或出席重要会议,朱平是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的朱平积极配合营销部门的工作,以至于让时任总经理的林传辉心疼不已,替他找到了营销部门:“你们怎么安排朱平的,想累死他啊!”

都是行业佳话。

脱胎于广发证券,成长于广发基金,朱平是公募基金25年来投研人才成长和发展极具个性的代表,也是时代大环境和个人奋斗相辅相成的榜样式人物。

2020年12月,广发基金的员工持股计划公布并获批,朱平在这批持股名单上排在了首批。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2020年,林传辉调任广发证券,公司迎来了新的总经理——王凡。

2020年,郑澄然与孙迪共同管理广发高端制造,投资于光伏、新能源赛道,在当年以133.82%收益率位列股票型基金第二位。

2021年,唐晓斌和杨冬联合管理的广发多因子混合收益率为89.03%,在全市场排名第五。

再到2022/2023年,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无论是ETF指数化投资的激烈竞争,还是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跃跃欲试,包括基金投顾、ESG等未来发展方向上,广发的身影从未缺席。

新一代的广发基金还在持续的“攻城略地”,“守业”的同时也在持续的建立新的业绩。

公募基金发展25年,广发基金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出世“立身扬名,也”入世“投身社会。

就如古人所言,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广发基金是“出世“还是”入世“都不重要,见证和陪伴这个行业的发展的,是一代又一代广发基金人。

推荐内容